上汽大众:以隐形测试铸就显眼安全

车辆百科 2025-07-20 chy123 3029

在活动中,通过25天模拟真实户外暴晒一年的耐候性试验、车门开闭100,000次的耐久性试验以及模拟极端工况下抵御远超特大暴雨级别降雨量的可靠性试验等一系列高标准测试,不仅展示了上汽大众在产品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的深厚底蕴,更彰显了其对德系基因的传承和对长期主义的坚定承诺。

在当今消费者愈发重视汽车产品可靠性和品质的背景下,上汽大众通过严格的研发流程和验证体系标准,确保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品质的一致性,彰显了其体系化的实力。

在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与开发全过程中,上汽大众严格遵循近8000条标准,涵盖国家标准、大众集团企业标准以及“DIN/ISO/VDA”国际标准。通过提前识别和评估各类风险点,公司以严苛的验证程序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时,上汽大众的质量保障体系从项目启动之初便全程参与,践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承诺。其考量范围不仅涵盖车辆在长周期使用和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还包括极具挑战的滥用情况。在每个项目节点,上汽大众都会严格控制开发质量,评估交付物的成熟度,将“质量是上汽大众的生命”这一理念贯穿始终。

为确保近8000条标准的有效落实,保障车辆从设计到生产、交付的全程质量一致性,上汽大众在批量准备阶段,对整车进行了耐久性及可靠性试验、耐候性试验、碰撞试验、滥用试验、性能试验、功能试验等六大类、80余项、涵盖3000多种试验组合的测试,以全面检验新产品在各种工况、不同地区、不同气候及极限条件下的性能与表现。

本次品质开放日通过展示整车阳光模拟试验室、门盖强度耐久试验室、四通道车身试验室、水管理性能试验室、四驱转鼓声学试验室和电磁辐射抗扰试验室等,详细介绍了上汽大众研发与验证体系的部分环节。

在整车耐候性和耐久性试验中,车辆需经受近120℃的高温暴晒和-50℃的极寒冷冻,同时还要承受高温、高寒、高湿以及盐雾腐蚀等全球极端气候条件的考验。

整车阳光模拟试验室模拟吐鲁番、海南等地的强烈日照,进行人工大气暴晒试验,测试整车及零部件在极端光照条件下的综合性能,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在门盖强度耐久试验室内,车辆的前后车门需进行10万次开关测试,相当于普通用户30年的使用强度。

在整车性能及可靠性试验中,四通道液压振动试验模拟了各种恶劣路况,以评估车身、四门两盖及内外饰等部件的稳定性。

水管理性能试验室的整车雨淋密封性试验台能够模拟22种与水相关的实际使用场景,包括降雨停放、高速行驶中的降雨以及洗车等。试验台的降雨量可达到特大暴雨级别的数十倍以上。此外,该试验还创新地引入了倾斜姿态和动态负压等极端工况,从多角度、多维度全面检验整车的密封性能。

在用户日益关注的“看不见的细节”方面,上汽大众整车四驱转鼓试验室采用了国内首创的双鼓面安装模式,能够精准捕捉车辆的细微噪声差异,从而优化静音性能。

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的提升,确保车辆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变得至关重要。上汽大众的电磁辐射抗扰试验室严格遵循“每件必测,合格上车”的原则,从零部件层面进行全面测试,确保车辆在强电磁场中正常运行,同时不影响其他设备的运作及人体健康。

活动当天,上汽大众与行业专家及媒体代表就研发加速与验证、安全质量关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智能化和电动化的浪潮中,上汽大众认为,效率与质量并非相互排斥。通过深刻理解标准的本质,可以实现“快速”与“稳定”的双重目标。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健指出:“许多零部件要确保其合理功能,必须在整车层面进行充分测试。研发一款新车必须经过完整的开发和验证流程,包括整车标定和参数匹配。这些工作虽然消费者可能无法直接看到,但至关重要。”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指出:“企业开发一款车型,并非仅以销售为终点。质量和品质应贯穿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需要在设计阶段就精心规划。在开发前,应明确目标客户群体,进而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每一项测试和验证,都是对品质的严格把关。”

以整车道路测试为例,在样车试制阶段,上汽大众平均每个项目需投入200辆测试车,单车最高测试里程可达10万公里,相当于用户行驶30万公里。每个项目测试周期至少为一年半,期间需经历两次寒冬和一次酷暑。

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表示:“定义一款车是否能够进入市场,上汽大众有一套严格的标准。这套标准背后的信心,源自于稳定的试验资源和完善的开发与验证体系。每一个结论,都是通过大量试验验证,并结合市场需求,不断更新试验标准而得出的。”

上汽大众始终秉持品质与安全的承诺,这一宝贵的传统已传承40余年并持续至今。

未来,上汽大众将继续在车辆开发的耐久性和可靠性方面进行投入,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品质、高价值的产品,使汽车成为用户值得信赖的出行伙伴。